2019/3/10 发表于1551天前 345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华文媒体上都出现各种华人公司的招聘广告,对于华人求职者来说,这原本是一件好事。然而,一些犯罪团伙也盯上了这一途径,在欺瞒华文媒体的同时,登出钓鱼招聘信息,利用华人求职心切,盗取应聘者的社交账号,并向受害者的通讯录好友诈骗,获取金钱利益。华人海外生活不易,应聘需小心陷阱。
2018年3月26日,留学生王某在某华人社交公众平台看见一条招聘信息,信息显示需要一名中文老师。正有求职打算的赵某立即点开查看,随后向招聘广告中公布的邮箱发送个人简历。之后,对方邮件回复需要赵某以qq号登录网站,在按照指示完成操作之后,王某未再得到任何回复。
3月28日,王某身在国内的朋友和堂弟纷纷接到其qq信息。信息中,王某要求堂弟与朋友给自己转账,理由是有一些货物在海关处。
尽管其堂弟与朋友在收到信息后都曾试图与王某微信联系,但由于两国时差问题,当时是王某睡觉的时间,qq上的求助似乎又很诚恳,王某的朋友怕其真的遇到困难,立即向qq中的账户地址转了1万多元人民币。当时,王某的堂弟正在找工作,原本没有储蓄,在收到“姐姐”的求助后,立即将卡中的3000元人民币全部转出。
随后不久,王某的朋友又收到第二次求助信息,由于对王某的人品十分信任,该朋友再次转账,前后两次共计4万元人民币。
后来,王某的朋友和堂弟与其在微信上沟通,才得知已经掉入诈骗陷阱,发qq信息求助的不是王某本人。无奈,作为受害人,王某和其朋友只好选择分别报案。王某在西班牙马德里某国家警署报案,其朋友在国内报案。
虽然国内方面非常重视这一问题,但无奈该犯罪团伙很可能在西班牙或欧洲其他国家境内,调查难度太大。另一方面,西班牙警方也表示,这样的调查就像大海捞针。
近日,留学生爻某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。爻某在一个华文媒体网络平台看到一则招聘信息,随即经历了跟王某一模一样的过程。好在爻某的家人及时核对信息并多方打探,没有因为时差上的沟通困难选择相信,最终确认这是一起诈骗案,没有造成经济损失。
报道称,留学生与旅西工作的华人群体将华文媒体视为重要的信息获取平台,华文媒体有责任在发布客户信息之前进行筛选。但说到底,华文媒体也并不能完全做到“精确筛查”。另一方面,作为应聘者,大家要保持谨慎,不要因为求职心切轻易相信一些“招聘信息”的要求,尤其是以各种账号登录网页的要求,一旦联系人被透露给犯罪团伙,后果不堪设想。
近期,诈骗犯罪分子瞅准国外留学、旅居人员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优渥,诈骗得手获利高的实际,通过“黑灰产”拿到受害人详细信息后实施精准诈骗。
2023/5/4 发表于35天前 164
但是对于社交平台的应用,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,保护好社交媒体的安全。谨慎对待自己的隐私信息,不要轻易在各个平台暴露自己联系方式。
2023/4/14 发表于55天前 163
伦敦白金汉宫(Buckingham Palace)每年只对外游客开放10周参观,根据最新消息,今年白金汉宫的参观开放时间为7月14日-9月24日(每周二和周三除外)。
2023/4/11 发表于58天前 174
英国央行最新的季度调查发现,英国公众的通胀预期已降至16个月低点,可能增加英国央行下周维持4%基准利率不变的理由。
2023/3/22 发表于78天前 176
英国大学offer分为Conditional Offer(有条件录取,简称con offer)和Unconditional Offer(无条件录取,简称uncon offer)。
2023/3/6 发表于94天前 204
英国内政大臣布拉沃曼(Suella Braverman)提议,减少外国学生完成课程后的在英时间。英国政府于2021年推出的毕业生签证允许国际学生结束学业后留在英国至多两年。
2023/2/8 发表于120天前 219